松下可調電阻的用途及色環識別技巧
松下可調電阻,是日本的一款電子元器件,通常也叫Panasonic可調電阻。松下可調電阻在電路中的主要起到分壓、限流、偏置、濾波(與電容器組合使用)、分流及阻抗匹配等作用,這些作用決定了松下可調電阻有著對應的一個用途,松下可調電阻的用途我們可以分為松下可調電阻的一般用途和在工作中原理圖上的用途兩種。
松下可調電阻在工作中的原理圖上的用途
0歐的姆松下可調電阻用途:
這里分為常用、不常用及不用三種
常用的:
1、在電路中沒有任何功能,只是在PCB上為了調試方便或兼容設計等原因。
2、可以做跳線用,如果某段線路不用,直接不貼該電阻即可(不影響外觀)。
不常用的:
1、.在匹配電路參數不確定的時候,以0歐姆代替,實際調試的時候,確定參數,再以具體數值的元件代替。
2.想測某部分電路的耗電流的時候,可以去掉0ohm電阻,接上電流表,這樣方便測耗電流。
3、單點接地(指保護接地、工作接地、直流接地在設備上相互分開,各自成為獨立系統。),在一些產品上見過,如采用POE供電的電子設備。
4、模擬地和數字地單點接地。
不用的:
1、在布線時,如果實在布不過去了,也可以加一個0歐的電阻
2、在高頻信號下,充當電感或電容和(與外部電路特性有關)電感用,主要是解決EMC問題。如地與地,電源和ICPin間
3、熔絲作用
磁珠的等效電路相當于帶阻限波器,只對某個頻點的噪聲有顯著抑制作用,使用時需要預先估計噪點頻率,以便選用適當型號。對于頻率不確定或無法預知的情況,磁珠不合。
電容隔直通交,造成浮地。
電感體積大,雜散參數多,不穩定。
0歐電阻相當于很窄的電流通路,能夠有效地限制環路電流,使噪聲得到抑制。電阻在所有頻帶上都有衰減作用(0歐電阻也有阻抗)。
下面討論原理圖設計時松下可調電阻另外一個常用作用,就是上下拉。
一、長線傳輸中電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擾,加上下拉電阻是電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擾。
二、提高總線的抗電磁干擾能力。管腳懸空就比較容易接受外界的電磁干擾。
三、芯片的管腳加上拉電阻來提高輸出電平,從而提高芯片輸入信號的噪聲容限增強抗干擾能力。
四、在COMS芯片上,為了防止靜電造成損壞,不用的管腳不能懸空,一般接上拉電阻產生降低輸入阻抗,提供泄荷通路。
五、為加大輸出引腳的驅動能力,有的單片機管腳上也常使用上拉電阻。
六、OC門電路必須加上拉電阻,才能使用。
七、當TTL電路驅動COMS電路時,如果TTL電路輸出的高電平低于COMS電路的最低高電平(一般為3.5V),這時就需要在TTL的輸出端接上拉電阻,以提高輸出高電平的值。
松下可調電阻的一般用途
用途一、松下可調電阻的偏置作用在手機原理中典型用法就在MIC回路。如下圖中的R1和R2。
用途二、一般情況下,松下可調電阻的濾波作用就是和電容組成RC濾波電路,可分為低通和高通兩種電路。
用途三、電阻的阻抗匹配作用一般都用在高速信號上,比如DIGRF的TXP和TXN之間并聯的100R電阻。
用途四、松下可調電阻在串聯電路中起到分壓作用,在我們所用的USB轉串口的線上面,一般的廠家就是用兩顆電阻分壓得到3.3V或者2.8V電平的串口。
在以上兩種用途中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上拉松下可調電阻阻值的選擇應遵循以下3個原則:
原則一、對于高速電路,過大的上拉電阻可能邊沿變平緩。綜合考慮以上三點,通常在1k到10k之間選取。對下拉電阻也有類似道理。
原則二、從確保足夠的驅動電流考慮應當足夠小;電阻小,電流大。
原則三、從節約功耗及芯片的灌電流能力考慮應當足夠大;電阻大,電流小。
松下可調電阻的色環識別的三大技巧(如下圖)
一、在僅靠色環間距還無法判定色環次第的情況下,還可以應用電阻的消費序列值來加以判別。
比如有一個松下可調電阻的色環讀序是:棕、黑、黑、黃、棕,其值為:100×10000=1MΩ誤差為1%,屬于正常的電阻系列值,若是反次第讀:棕、黃、黑、黑、棕,其值為140×1Ω=140Ω,誤差為1%。顯然按照后一種排序所讀出的電阻值,在電阻的消費系列中是沒有的,故后一種色環次第是不對的。
二、棕色環能否是誤差標志的判別。
棕色環既常用做誤差環,又常作為有效數字環,且常常在第一環和最末一環中同時呈現,使人很難識別誰是第一環。在理論中,可以按照色環之間的間隔加以判別:比如關于一個五道色環的電阻而言,第五環和第四環之間的間隔比第一環和第二環之間的間隔要寬一些,據此可判定色環的排列次第。
三、先找標志誤差的色環,從而排定色環次第。
最常用的表示松下可調電阻誤差的顏色是:金、銀、棕,特別是金環和銀環,普通絕少用做電阻色環的第一環,所以在電阻上只需有金環和銀環,就可以基本認定這是色環電阻的最末一環。
有關松下可調電阻的用途及色環識別技巧大概就講解這么多,以上內容是由于百斯特電子是松下可調電阻的代理商,所以對此了解甚多,供大家學習參考,同時也還有很多不足和不到位甚至有、是有錯誤的地方,還請大家指出,共同學習,共同進步。了解更多資訊,請關注:http://m.zhiyou520.cn